还有两天就是2017年的母亲节,虽然母亲节还未到,但各种社交网站上已经被相关的“母亲节”话题刷屏,小伙伴们分享着自己与母亲的温情故事,讲述着各自母亲独有的伟大,最多的还是母亲节当天会给母亲送上怎样的祝福和准备怎样的礼物能让妈妈们感到惊喜。
而作为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们,她们更是如此,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方式去创业、创新、创富,而不是去跟男人争夺。她们创造历史,同时也登上属于自己的绚烂多姿舞台。 那么,她们和自己的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还有两天就是2017年的母亲节,虽然母亲节还未到,但各种社交网站上已经被相关的“母亲节”话题刷屏,小伙伴们分享着自己与母亲的温情故事,讲述着各自母亲独有的伟大,最多的还是母亲节当天会给母亲送上怎样的祝福和准备怎样的礼物能让妈妈们感到惊喜。
而作为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们,她们更是如此,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方式去创业、创新、创富,而不是去跟男人争夺。她们创造历史,同时也登上属于自己的绚烂多姿舞台。 那么,她们和自己的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社会舆论和很多女性自己看来,完美的女性应当是杰出的职业女性、母亲和家庭主妇,但是现实中,这种三重成功形象可以说是个神话,哪怕做好两个领域也很困难。很多人竭尽全力想做好三个角色,结果一个也没成功。
而下面的五位女性,不仅在事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她们也有着让人羡慕的美满家庭,谁说家庭事业对于女性来说不能兼得,她们做到了!
董明珠:孩子是永远的安慰
作为一名成功女性,董明珠有着耀眼的光环和荣誉,唯一的遗憾是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生活和亲情,用世俗的标准看她只做好了职业女性一个角色。她不愿和人谈自己的家庭,却非常愿意谈及儿子,把和儿子的合影设为手机的壁纸。她和任何一个普通母亲一样,谈及孩子时笑声爽朗,也会情不自禁落泪。
不止一位从事不同职业的母亲评论过,董明珠的心挺“狠”的。当年为了工作,她把年幼的儿子东东送进学校寄读。眼睁睁看着自己8岁的儿子独自一人回家,放到很多人身上是难以做到的。
在南京工作期间,董明珠工作太忙,回到住处就想躺下睡觉,甚至连脸也懒得洗。儿子住在母亲家里,但少有时间过去探望,一年也见不了几次,因此和孩子面对面的沟通就非常少。虽然同在一个城市里,但是彼此的距离好像是咫尺天涯。
即使在去看儿子的时候,一个工作电话打进来就把这种合家团聚的温馨情绪破坏了。有一天她去妈妈那里看儿子,临别时儿子面带笑容地说“妈妈再见”,但是当她返回家里取自已落下的东西时,却发现儿子在自己的房间用被子蒙着头流泪。从小孩子就知道,妈妈没有时间陪自己。
工作太忙,同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少,董明珠把母爱更多地体现在行为影响的潜移默化中,希望儿子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其实母子之间沟通的语言并不太多,不在于要跟他说什么,要他做什么,而是母亲做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她觉得,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多经受磨砺,生活在蜜罐里则对其成长不利。很多家长认为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和回家是对孩子关心,但她会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自己走回家。
幸运的是,孩子坚强而自立,一直学习努力,生病的时候也不声张,给了母亲很大的支持。儿子很小就会提出抗议,说报纸上不能老表扬妈妈,也要表扬自己,没有自己这么懂事,妈妈怎么能安心工作。到东东长大后,董明珠偶尔回家的时候,他就会一直静静地坐在母亲旁边,但不会有更多的语言和行为,似乎在守候母亲不使她离去。
董明珠很少流泪,偶尔有流泪的时候多是被孩子感动的。高考时儿子也是一个人做准备,自己带上常用药以防意外。这对董明珠是一个很大的安慰,因为他能自立了,知道照顾自己了。有时她会觉得,只有在远离格力的时候自己才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自己对得起公司,对得起客户,也对得起自己,可唯独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儿子。她甚至想,要是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就好了,也许那样儿子会更幸福。
1995年,董明珠车祸住院时连做了两次CT,她开始心里有点发慌,认为肯定是问题比较严重了。就是在那一瞬间她才想到自己走了以后儿子怎么办?忍不住失声痛哭。后来东东来了,静静地抓着母亲的手,什么也没说。她自己后来感慨,往往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生病的时候就想出院以后再不这么辛苦了,但是当面对现实的时候,当必须要付出的时候,还得挺身而出啊。
令董明珠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已经比母亲高了将近一个头,在北京读研,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在和母亲探讨一些人的行为时,他就建议母亲不要用自己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别人,哪里有那么多都像她这样的人呢?
在很多采访董明珠的电视节目里,东东都没有出现,因为他不希望在母亲的背影下生活,不想因为母亲而让自己在社会上享受不一样的待遇,选择工作也希望到不认识母亲的地方去工作。母子两人之间也依然很少见面,但是会通过电话联系。儿子的电话打得很少,母亲后来慢慢理解了,既然自己希望他成才自立,就更不能希望他围着自己转。最好的母爱就是给儿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自己在旁边正确地引导他,让他自己去判断事物,鼓励他能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与儿子的合影上,董明珠的眼神不再锐利,而是幸福而满足。作为一个母亲的时候,董明珠跟任何一个普通的母亲没有区别。
杨澜: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杨澜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次我收拾行李准备出差时,就觉得做了一件特别对不起孩子的事。”杨澜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杨澜觉得不能在负疚中过一辈子。
“我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如此地充实,见到这么大的世界,带回来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在杨澜的教子经中,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这不仅仅是指道德层面,也包括父母在怎样度过他们的人生。
杨澜询问了很多在职业上很有成就的妈妈,发现她们中很多人的孩子都成长得很好,这给了她信心和答案。“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跟他最亲近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杨澜认为,当孩子的思辨能力开始产生时,他更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伙伴,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仅仅满足于常常“赖”在他们身边,却不能给他们思想的养料,孩子们会感到不满意。
杨澜是在与儿子的相处中逐渐悟出这个道理的。杨澜的儿子已经16岁了,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时,也有自己的批判思想,这时候,他非常渴望一个同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思想的母亲跟他对话,“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围着他问‘你到底要吃红烧肉还是烧带鱼呢’肯定不行。”
所以,杨澜的观点是,无论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亲,还是能够多花时间陪孩子的母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你是一个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首先应该过非常充实和快乐的生活,让孩子们知道: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在生活中,夫妻吵架在所难免,如何减少这种争吵对孩子的伤害?
有一次,杨澜跟先生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把孩子吓着了。情绪稍微稳定后,杨澜和先生都意识到刚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他们来到孩子的房间,单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视的角度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我们在你面前那样争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语言,我们想跟你说,大人有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刚才我们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们俩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第一,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第二,我们不想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杨澜回忆说,当时孩子接受了他们俩的道歉。杨澜也由此提醒为人父母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焦虑的妈妈,有的甚至会对孩子歇斯底里地咆哮。杨澜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示范”。杨澜说,这样的母亲让自己非常负面的东西完全不加节制地宣泄出来,虽然可能会在当时把孩子暂时压制下去,但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对朋友、同事,还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可能都会陷入一种潜意识的习惯当中。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遗传”。
杨澜特别强调母亲的情绪管理能力,因为母亲通常和孩子相处时间更长,她的情绪就像空气一样在孩子身边甚至体内!她的紧张、焦虑、暴躁,都最先伤到孩子。“要培养有幸福力的孩子,做母亲的自己先要有幸福力。”
杨绵绵:要同时经营两个家庭
在海尔这个全球知名的中国企业中,杨绵绵一直隐藏在张瑞敏的身后。直到这两年,海尔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大,杨绵绵也终于将她的闯劲呈现在公众面前。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出世界商界50女强人,她名列第8位。
张瑞敏曾经回忆过自己创业时的这个选择:“当年力邀杨总裁一同创业,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人还在利用上班时间买菜、织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读书学习。”
她那时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那时候,真的我都没有想过,这个冰箱厂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海尔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当时我想,张首席也就最多干两年吧,他回去了,我也就回去了,结果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
杨绵绵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有年近九旬的婆婆,下有两个已婚的女儿,她自己还在1997年成了外祖母。杨绵绵和爱人是大学同学,几年前爱人从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从此有了一个主要任务:照顾好家庭,给妻子营造稳固的大后方。
有人说,事业和家庭是对立的,杨绵绵却说:“家庭服从事业,事业上的成就可以使家庭生活更幸福。”但不管怎样说,在杨绵绵的人生中,毕竟还是海尔这个大家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外界常常感到疑惑的地方:你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和你差不多大的人早就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你还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杨 绵绵回答:“发展是一种瘾,我欲罢不能。”
俞渝:与儿子的谈判
22岁放弃国内优越的工作,留学美国,10年后闪婚回国。与丈夫一起创办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图书印象商城,当当网。运营11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与国际同行对弈,对竞争对手反击,是严厉的老板,是贤惠的妻子,是智慧的妈妈,她是俞渝,当当网背后的女人。
在大多数人眼中,俞渝应该是一个干练、强势,说话走路风风火火,满足大多数人对女强人定位的人。但其实,在家人面前,她也同样只是心软的女人。比如说,谈判,作为一个总裁,俞渝会觉得,“要想让自己的说话沟通、领导有效,要想自己要什么,还想什么能够打动别人,我们两个人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这样能够达到目的”。虽然有卓有成效的谈判技巧,有非常优秀的口才等等,但是俞渝却还是会在儿子跟她谈零用钱时甘拜下风。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谈成的。但是每次小不点总是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俞渝说。“比如,他今天会说‘哎呀,老妈,CPI又涨了,你知道吗?我们俩就聊会CPI话题,儿子话题一转,麦当劳也涨价了,你知道不知道?我每天下午之后都要在麦当劳垫一顿才回家,妈你得给我涨一点了。要不然就是,妈现在都3G时代了,以前你给我每个月50块钱花费不够了,因为现在流量费很贵。然后再跟我谈一点别的,反正左谈右谈,这一年的零花钱,居然从每天2块钱谈到了每天30块钱”。不仅会投其所好,有时候儿子还会“吓唬吓唬”俞渝,“因为我老要找东西,或者是U盘找不到了,或者是什么。他找东西特别灵”。尽管俞渝是很有经验的谈判高手,但面对儿子,还是一看就看出妈妈的软弱与身为人母的骄傲和自豪。
张兰:和汪小菲是母子又是伙伴
一个小女子,一个小店,成了国际连锁,她是如何成功的?问题重复千百次。张兰对此付之一笑:“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原因往往简单。通向宏大梦想的路就是脚踏实地地工作。”
就像《流星花园》里的F4,汪小菲其实不用工作:他的母亲以15亿元资产位列中国餐饮富豪第三,每天可以吃到五星级别的精致三餐,时常乘搭超豪华邮轮往返东南亚。可是,小菲早出晚归,空中飞人似地往返京沪两地,年仅29岁就创造了北京最流行的时尚坐标LAN CLUB,轰动京城。外界称小菲为典型80后富二代代表,而且是卓越非凡的一小撮。
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他,而是他妈妈张兰,高端餐饮品牌“俏江南”掌舵人。
汪小菲四五岁时,张兰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要挣够钱,将来一定要让我的儿子好好读书,堂堂正正做人,而且一定要让他接受国外教育。
母亲在异国打拼的日子里,儿子小菲很早就懂得自己照顾自己。那时候还住在平房,冬天要生炉子,晚上就把三块煤垒起来,都烧得红红旺旺的,才敢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张嘴还是能看到呵气。母亲回国后他又跑出去,两人永远在天平的两端。
为了磨炼这块玉,张兰每个月给他200法朗(相当于1500元人民币),仅够他的日常支出,让他从小自律。其余的费用小菲得自己打工挣。
汪小菲最苦的一段是从摩纳哥到巴黎的时候,没房子、没朋友、没钱,提着三个大箱子,也没钱打车,找一家小酒店住下,房子还漏水,也睡得踏实高兴,醒来就开始跑学校找房子。曾经在巴黎吃了三个月的意大利面,还觉得挺有乐趣。“那时候他跟我说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苦,起码没有生存压力。”如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她提起儿子总有股骄傲劲。
在巴黎,汪小菲住在一个很小的屋子,小桌子、小凳子,小床都塌了,让前来看望他的张兰心酸得想掉泪。“小菲还特高兴特快乐地跟我说,‘妈,我这两年都没见太阳,你来了我才见到太阳。每天几乎都是早晨起床就进了地铁,晚上出地铁时天都黑了。’我觉得对孩子要爱,但不能溺爱,母亲的爱是一种言传身教,并不是用钱来宠的。”
回国后有了1991年的“阿兰酒家”。很快,张兰又开烤鸭店、鱼翅海鲜大酒楼……继而,张兰做了“不疯狂不成魔”的举动,卖掉日赚50多万元的海鲜大酒楼,将9年时间变现6000万元现金,创立她的中餐品牌“俏江南”,第一家分店在500强云集的国贸开张,专供当时空白的白领餐饮市场。
此时,儿子小菲学成回国,设计和酒店管理的双硕士。
2006年,汪小菲创造了北京最流行的时尚坐标LAN CLUB,把传统的中国餐饮文化与国际时尚元素有机融合,弥补了针对高端人士的时尚餐饮品牌空缺。
刚开始筹备这个项目时,很多人都在泼冷水,觉得不现实,天塌下来也要吃饭睡觉,一切的风雨张兰都替儿子挡了。
小菲费尽各种关系联系上了法国顶尖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私人公寓、美国的Royalton、英国的Sanderson酒店均出自其手。兰会所也成为菲利普在中国的第一个设计作品,仅设计费就高达1200万元。
整个会所造价达到3亿元,一把椅子18万元,一盏Baccarat水晶吊灯40多万元,墙上还挂上数千幅名品油画。甫一开张就成为中国最顶级的会所,轰动京城。
很快,小菲第二个杰作,针对年轻时尚人群的国内顶级时尚餐厅品牌——SUBU也在2007年末开业。作为这两个品牌的创始人,汪小菲也是俏江南集团的执行董事,“但俏江南绝不是家族企业”,张兰说,小菲是俏江南创业团队中的一员,他与其他员工一样,也要签责任书、保证书,达不到目标自动离职。
更 多 文 章
我们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We Create Value And Strive For Excellence.